【 台灣講堂系列:台灣的音樂與歌謠 5/7課程】
上午是吳國楨老師主講「時代的反映-戰後台語流行歌曲」
下午是李禎祥老師主講「戰後的:禁歌金曲」
吳老師不但以其妙語如珠
讓學員不時捧腹大笑以外
更明白指出:
在那個對於台語文極不友善的年代裡
藉由當時作詞家們的努力與積累
奠定了台語歌曲「具象修辭」的傳統
(也就是在聽歌的同時,腦海裡也容易浮出畫面)
這樣優美且寫實的歌詞
不但與台灣的風土人情貼近
也撫慰了當時台灣人的心。
李老師則是分析了戒嚴時期的背景
明白指出:
由於國民黨採取軍事化統治
在「提振民心士氣」、「台灣為三民主義模範省」等等指導原則之下
被禁的歌曲累積到後來已將近900首之譜
更有唱了禁歌被改判槍決的例子!
雖然台灣已經成為自由民主的社會
然而回顧那樣崇尚威權、單一價值的年代
更讓我們知道自由多元的可貴!